或許是”家學淵源”,本人對日文,總有著親切,一見如故的熟悉感
由於爺爺曾是日本著名慶應大學的畢業生,回台後說得一口流利日語的他
在日據時代,曾擔任總督府(現總統府)的翻譯員一職
而從小接受日本教育的奶奶,或多或少亦能以日語溝通(流暢程度當然不及爺爺)
也因此,在我的幼兒時期;我家的通行語言,除了台語,便是日語
從吃飯,洗澡到睡覺等生活雜事,奶奶大部分都以日語做為溝通語言
像是陪伴我入睡的搖籃曲,是知名日本童謠--momotalosun(桃太郎)
而吃到爺爺烹調留學日本時,所學會的道地菜色,更是家常便飯的事
至於姑姑,叔叔,爸爸,伯父,也因為工作場合常有日本觀光客,必須具備基本日語程度
所以這些長輩們講話時,夾雜著幾個日語單字的習慣,並不足為奇
再加上,本人的母親大人又是個不折不扣的哈日族(其哈日程度,我實在望塵莫及)
於是........從小可說在雙語(台語和日語)環境下長大的我
對於日文,始終有著熟悉度及莫名好感

進小學後,由於"推行國語運動"
即學校規定我們不可以說台語,必須講國語
(還記得不小心講台語,一定會有"好學生"向老師打小報告,然後就得罰寫-我以後不說台語一百遍)
我那努力在注音符號裡打滾的幼小心靈,是多麼全神貫注,全心全意的想學好一口標準國語
所以一向重視學業的爺爺,便規定奶奶在我面前不能講日文,頂多只能說台語(奶奶並不會講國語)
就這樣,進入小學後,日語在我家,不,應該說在我面前,開始消聲匿跡
於是為了增進本人的國語程度,奶奶只有與爺爺講話時,才敢用日語
講的時候還會四處張望,看她可愛的小孫女--本人在下我,是否在附近瞎晃
久而久之,隨著時間的無情流逝.本人原已稍稍打下的日語基礎,開始崩坍...最後,幾乎忘的精光
(一直到去年,我的日語程度僅只會基本問候,想來真是對不起爺爺啊......)

長大後,不管是求學階段或是成為社會人
我的日文程度,始終只停留在簡單問候,只認得五十音的幼稚園階段
不過藉由看日劇,聽歌,看服飾雜誌及漫畫,己提升到基本的會話程度
只是,若真要講一口流利的日語...
我想,以本人現在的程度,起碼還得努力個一年以上
也因此,學好日文便一直成為我心中的夢想

或許是年過三十,突然驚覺自己浪費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
亦或許覺得,真的不能再替自己不努力學日文的懶散找藉口...
三個月前,我終於下定決心,正式踏進入日語學習的領域
一步一步打好日文的文法基礎,一步一步調整自己的口語發音
雖然,學日文必須犧牲星期六下午的黃金休息時段
可是,我卻愈學愈充實,愈來愈有興趣.....
現在,我為自己訂下目標
希望在2006年,自己能通過日文檢定第三級,然後朝第二級邁進

加油......為我自己....Fight...OH!!!!!!


PS時間
1.本人學日文,造福最多的人是老公,其次是好姐妹們;因為他們從此之後有了一個不支薪的免費導遊
2.本人的母親大人哈日程度,最高紀錄曾一年前往日本五次,有一次甚至只是想吃日本的神戶牛排,便拎著行李,約幾個姐妹淘直飛日本,然後隔天回台,唉...我的哈日因子果真遺傳到她
3.爺爺最大的遺憾之一,就是家中沒人可以接他的衣缽,擔任日語翻譯
4.慶應大學是日本相當知名的名校,前生是私蘭塾,它成於1858年,而慶應則是正式成立於1868年,慶應是年號而成為大學的名字。
5.我現在認真考慮中,等要換下一個工作跑道的間隔時間,前往東京的語言學校,來個一個月的短期語言學習...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nk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